近年来,金湖县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痛点难点,以提升效能、优化服务、落实承诺为核心导向,持续在规范办事程序、简化审批环节、创新服务机制等方面持续创新,显著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。
做“加法”,提前介入、靠前服务,增值指导提质效。为从根本上提升办事便捷度,针对需要现场踏勘的经营许可事项(如装修布局等),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,建立“提前介入”机制。工作人员在申请初期即主动联系,提供室内装修、设备摆放、选址规划、图纸预审等专业指导。以诊所开办为例,专业人员上门进行装修前指导,帮助企业规避后续整改风险,确保“一次申请、一次办结”,实现服务前移、质量增值。
做“减法”,精简环节、压缩时限,减负松绑加速度。围绕办事“繁、慢、难”问题,大力推进跨部门关联事项整合,将“多事多流程”变为“一事一流程”,持续推动“减材料、减环节、减时限”。借助数据共享核验、告知承诺等方式,实现“秒批秒办”“承诺即入、立等可取”。以“公共场所卫生许可”为例,申请人签署告知承诺书并提交必要材料后,立等可取许可证,审批时限从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现场办结。
做“乘法”,容缺受理、承诺即入,乘数效应优服务。立足“流程最优、环节最简、材料最少、时限最短”的目标,深化“容缺受理+告知承诺”机制创新,打造“最多跑一次”为上限、“一次不用跑”为常态的“金服务”模式。结合帮办代办、远程勘验、免费邮寄等服务,形成服务效能的“乘法效应”,以“数据跑”“干部跑”代替“群众跑”,实现便民利企服务效能最大化。
做“除法”,温馨提示、一次告知,破除梗阻保经营。为消除企业取证后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,在发证时同步提供“温馨提示”,一次性告知年检要求、机关联系方式、有效期延续、经营注意事项等关键信息,帮助企业扫清后续障碍,破除政策理解盲区和程序梗阻,保障企业经营无忧。
做“等式”:双向推送、审管联动,平衡效率与规范。通过审批监管“日清零”、“周推送”机制,每日审批结果及时录入平台,每周汇总推送至主管部门;监管部门将监管、处罚结果反馈至数据局,形成信息双向流通、共享共用、无缝衔接的审管联动“等式”,在审批提速的同时筑牢监管防线,确保“放得开、管得住”,实现效率与规范的动态平衡。